儿童画是幼儿心灵的写照。儿童画不仅反映幼儿眼中的世界,更要反映心中的世界,两者合而为一才能产生艺术魅力。所以幼儿绘画是双面镜,反映幼儿心灵世界的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在绘画领域的教学观和思维性。在幼儿美术教育过程中,只有了解了幼儿美术的特点,运用好了这些规律,儿童画教学才能绽放新的亮点。
幼儿画画灵感来源于生活
孩子的想象是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如果一个孩子对社会接触不多,见的东西也有限,他是画不出带有丰富内容的想象画的。引导幼儿多注意生活,多观察事物,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画画中激发幼儿兴趣是关键
幼儿画画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愿意画的画得很起劲,不让画不行;不愿意画的逼着画也不画。说到底,还是一个兴趣在作祟。所以在儿童画教学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兴趣是让幼儿作画的动力。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也是激发幼儿兴趣的一种手段。在一次公开课上,我选的题材是“线描画——人物速写”,即用简单的线条快速地画出一个人物的各种动态造型。其中有个环节是让家长来做模特造型,幼儿进行线描速写。小朋友一看妈妈做模特,画得更起劲了。
注重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怎么画,孩子怎么画,孩子是被动的,千人一面,死板僵硬,限制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新纲要》中的教学法是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行开放式教学,放中有收,收中有放,教与学互动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画法和想法。如:在《各种各样的汽车》上,我设计了一个拼图游戏的环节,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合适的形状拼出一款汽车。有的孩子拼出了造型奇美的车,极具浪漫。让幼儿在观察中求异,从欣赏中求异,从而提高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要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有的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活动及表现观察不够,不能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有时看到孩子的画不合比例,单从表面想象上就下结论好或不好,造成了对孩子画画的误解,使孩子在心理上受到伤害,这只能说明成人还看不懂孩子的画,孩子的画本身没有什么错误,而要反省的恰恰是自己。幼儿在美术创造上往往表现的**胆和**有活力,他们常常会画出成人意想不到的图像。他们会把生气的人脸涂成黑色,把要拿东西的手夸张画得比身子还长……这就是幼儿自己思维创造的结果,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不要用对或错来评价孩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