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秦皇岛吉利废铁回收部  >  新闻动态  >  目睹美术圈之怪现状--贵阳美术学校

新闻动态

目睹美术圈之怪现状--贵阳美术学校

2023-06-27

 

目睹美术圈之怪现状--贵阳美术学校

 

3月15日,《山东美术全书》当代美术卷主编、省美协**团**尹毅告诉记者:“在全国书画热的背景下,一些伪劣美术组织及个人受名利驱动,将其低劣作品和虚假宣传品撒向各地,欺骗了许多美术爱好者和收藏者,扰乱了文化市场,助长了学术腐败,污染了美术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
  本报记者 霍晓蕙 实习生 史新娟
  近十几年来,我国各地字画送礼之风、收藏字画之风颇盛。画家走穴时有耳闻,各类笔会常有目睹。不规范的商业性画展、不严肃的宣传性画展屡见不鲜。特别是一些冠名某省市、中国、世界的所谓大展大赛大奖,还有一些所谓名家、**作品,不仅“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甚至虚假到了滑稽可笑的地步。
  尹毅认为,伪劣美术组织及个人所从事的伪劣美术活动比假字画的危害还要严重。假字画是一种常见病,中国有,外国有,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美术界人士和群众因久受其害而早有警惕,有一定免疫力或抵抗力。而伪劣美术组织及个人所从事的伪劣美术活动,是当代特有的一种疑难病症,病因复杂,缺少良方妙药。大家往往对此缺少警惕性,缺少免疫力。尹毅向记者介绍了他近几年对美术生态的调查研究结果,希望大家共同关注美术生态,及时治理美术生态的污染源。
  美术生态污染源之一:伪劣画家混迹艺术“江湖”

目睹美术圈之怪现状--贵阳美术学校


  长期以来,我省的美术家群体为创建美术强省而奋斗不止,推动了美术事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我省文化市场的空前繁荣。发展与繁荣也吸引了省内外部分伪劣画家,他们到处招摇撞骗,扰乱文化市场,混迹艺术“江湖”,给山东美术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这些所谓画家的作品无创造性,更无学术价值可言,但其往往感觉不到自身艺术功底的浅薄,其中有人因反复临摹一两类作品,或模仿、熟悉了某种画法,便自觉擅长画某某了,走向开拓艺术市场之路。他们常游走在有关文化部门及各企业间,自我推销,并不断扩大交际圈和活动范围,运用各种关系,连锁发展,**终取利。
  一年前,有一个冠名“国画大师”的画展在省城开幕。许多观众看后,对其低劣作品和不知羞耻的炒作行为义愤填膺。尤其是,这个事件竟然发生在“3·15”前夕,真有点顶风而上之意!十几位山东美术界头面人物联名上书,批评这个**典型意义的伪劣画展,请有关部门**关注此类活动对社会的危害。
  个别伪劣美术家之所以能兴风作浪,是因为有一批伪劣美术活动组织者与其联手,为其招摇撞骗提供包装;还有个别唯利是图的“穴头”,为其“闯江湖”牵线、搭桥、引路。另外,有相当一批附庸风雅、喜爱收藏字画的人缺乏艺术鉴赏力,分不清美术作品的优劣,容易被伪劣画家的欺骗宣传所误导。

目睹美术圈之怪现状--贵阳美术学校

  
  美术生态污染源之二:伪劣组织举办伪劣美术活动
  无论是成立有**编制的文化机构,还是成立民办的文化单位,都要经过**有关部门的严格审批。而且**有关部门对单位的名称结构,有基本要素方面的规定;对区域级别,有审批权限方面的规定等。可是,近几年,有一大批与上述规定相矛盾的单位或组织(有本省的,也有省外及境外的)在我省活动。其中,有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某某协会、某某画院、某某研究院;有虽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但擅自改动名称,去掉名称中的限定区域或加大区域者;还有些单位或组织擅自扩大业务范围,成立某些不具备学术层次和专业资格的某某大展组委会、某某大赛评委会,牺牲学术原则,换取不义之财。尹毅说,据他个人所知,近十几年中,在省内外以“国际”、“世界”名号和以“全国”、“中国”字号活动,其合法性值得怀疑的单位和组织足有二十多家,另外还有一些同“国字号”平级的无地域组织,其合法性也值得怀疑。
  伪劣美术组织往往会掀起形形色色的伪劣美术活动,其特点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这类活动范围大小不一,有的是以某县市、某地市、某省市某某单位的名义,有的以全国某某单位或组织的名义。特别是某些伪劣美术组织与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的某些组织或个人联手后,不仅以两地的名义,而且冠以“国际”、“世界”的名义从事伪劣美术活动,其欺骗性更大,也更加荒唐。尽管其名堂和形式五花八门,各色各样,但可以归纳为几类:

目睹美术圈之怪现状--贵阳美术学校


  乱评、乱授各类学术头衔和称号类:伪劣美术组织“淘金”的惯用手段之一,就是牺牲学术严肃性,炮制并滥用一些专业大名头招徕“顾客”,名目繁多。常见者包括“评为”或“被授予”所谓“书画大师”、“国画大师”、“世界华人艺术大师”等各类“大师”。近几年,我省某些人使用的宣传材料和名片上还赫然印有“美术院士”字样。其院士证书中英文对照,十分精美,但是业内人士一眼便可识破——中国美术行业何曾有过院士!如果说有,那么仅有吴冠中先生曾被法兰西艺术学院授予名誉院士。可笑的是,据说不管绘画水平如何,只要找准渠道,交一二幅作品或花一二百元钱,便可以获得由新加坡及中国北京、香港等地某伪劣美术单位“授予”的“院士”证书。至于“评为”或“被授予”所谓“金奖艺术家”,乱封“世界华人艺术家”等称号的就更不鲜见。还有北京的“某某咨询中心”等组织曾向全国(包括山东)发函,开展评选“牡丹王”、“梅花王”、“虎王”等“王”的活动(甚至还要评出“王中王”),已成为美术界的笑料。
  乱评奖类:这类活动由来已久,有些美术界人士曾受乱评奖之骗,之后凡收到此类活动的邀请函,便立即将其投入废纸篓。但也有一些人一直热衷此道,并将其作为炫耀艺术“成就”的资本。这类“奖”价值几何?请看此例,某国际荣誉评奖会在邀请函中公布,获荣誉奖后根据等级不同需交不同费用,国际铜奖2800元、银奖3600元、**奖4600元、金奖9800元、特别荣誉金奖19800元、**高金奖28000元。知此内幕后,专家与大众岂不心寒!
  

目睹美术圈之怪现状--贵阳美术学校

推荐信息

热门产品